半導體板塊昨漲逾3% EDA國產化利好產業鏈核心企業
周三,A股繼續呈現板塊輪動走勢。根據同花順統計顯示,半導體、酒店餐飲、化纖、日用化工、釀酒位居漲幅前列,29日漲幅分別為3.26%、1.15%、1.03%、1.01%、0.79%。記者注意到,半導體板塊29日盤中一度上漲超過4%,科創50指數也在其推動下上漲超過2%。個股方面,海光信息上漲14.79%,拓荊科技上漲10.34%,德明利、立昂微漲停,此外,北方華創、龍芯中科上漲超過9%。
消息面上,日前有媒體報道稱,華為已基本實現了14nm以上EDA工具國產化,2023年將完成對其全面驗證。浙商證券認為,EDA作為工業軟件的皇冠明珠,是IC產業關鍵卡脖子環節,EDA國產化標志著我國IC產業鏈自主可控將更進一步。
資料顯示,EDA(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)即電子設計自動化,指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(CAD)軟件,來完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(VLSI)芯片的功能設計、綜合、驗證、物理設計(包括布局、布線、版圖、設計規則檢查)等流程的設計方式。一個完整的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流程主要包括工藝平臺開發、集成電路設計和集成電路制造三個階段,三個設計與制造的主要階段均需要對應的EDA工具作為支撐,包括用于支撐工藝平臺開發和集成電路制造兩個階段的制造類EDA工具以及支撐集成電路設計階段的設計類EDA工具。其中,設計類EDA工具根據設計方法學的不同,按照設計層級自下而上,可進一步細分為晶體管級、門級、RTL級、系統和行為級EDA工具。
根據SEMI數據,2021年全球EDA市場規模為132億美元,同比增長15.11%,機構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83.34億美元,2021年至2026年復合增速為6.79%。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,2020年中國EDA市場約為93億元,預計2025年將達到185億元,2020年至2025年年均復合增速為14.75%,高于世界平均水準。
我國本土企業在EDA工具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,但由于后續本土IC設計企業、晶圓廠為求更快縮小產品代差,從而更多選擇了海外EDA產品,在一定程度延緩了本土EDA的發展。2019年以來,海外在半導體相關的對華限制逐步加大,我國發展本土EDA緊迫性逐漸凸顯,目前國內已涌現出華大九天、概倫電子、廣立微、博達微、思爾芯、芯愿景等優秀的本土EDA企業,華大九天EDA產品覆蓋模擬IC、數字IC、面板設計以及制造環節,概倫電子以制造類EDA工具為抓手打入市場,廣立微則著重布局芯片測試電路EDA。浙商證券認為,當前環境下,EDA自主可控刻不容緩,國內產業鏈核心企業有望充分受益,可關注華大九天、概倫電子、廣立微、芯原股份。
記者注意到,除了EDA國產提速外,我國在半導體材料、設備自供能力方面也在加大建設力度。近年來,我國電子濕化學品企業技術不斷提升,少數領先企業在細分產品領域實現了單點突破和國產替代,實現了在8英寸、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批量應用。
值得注意的是,與半導體密切相關的CPO概念近期持續活躍,個股方面,聯特科技29日大漲20%,仕佳光子上漲15.04%,博創科技上漲10.39%,劍橋科技漲停。中航證券一分析師告訴《大眾證券報》記者,CPO作為新一代的光電子集成技術,得到全球科技巨頭的關注。根據CIR市場報告,2023年,超大型數據中心CPO設備收入將占CPO市場總收入80%。除近期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能、機器學習熱潮外,同樣具有低延遲、高數據速率需求的VR、AR,未來也有助于激發CPO需求。
CPO板塊中,劍橋科技無疑是明星股,今年以來該股累計上漲235%。劍橋科技近日稱,公司目前不生產交換芯片,不存在含CPO技術的芯片。與同行業光模塊公司一樣,公司也對CPO所需的光源部分保持關注,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,沒有取得與CPO相關的業務收入。聯特科技近日表示,公司的光模塊適用于電信傳輸、無線通信、光纖接入、數據中心、光纖通道等多種應用場景,公司800G光模塊已給多家客戶送樣。新易盛近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稱,公司目前已與全球主流互聯網廠商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,800G產品的具體放量時間主要取決于客戶的需求,目前客戶在做小批量采購和規劃,需求的大量增加預計在明年或者后年。記者 湯曉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