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 上海電氣踐行制造業發展新路徑
推進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,產業升級、低碳轉型、智能發展是完成這一目標的重要驅動力。作為中國裝備制造 “國家隊”成員,上海電氣深知這一點。對此,上海電氣正堅定不移地走在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的發展之路上。
在三月初舉行的全國兩會上,上海電氣董事長冷偉青女士作為上海電氣的領路人,就提出了堅持制造業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發展路徑的相關建言。上海電氣將通過涵養人才活水,硬核科技支撐高端化升級;能源工業協同,集成創新推動綠色化轉型;深化“智改數轉”,數字技術驅動智能化發展等有效措施,著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,堅定不移走好中國制造高端綠色智能發展之路。
科技創新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,科技創新取得突破的關鍵則在于人才。上海電氣近年來始終堅持穩定涵養人才隊伍源頭活水,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。過去5年,上海電氣科技投入累計超250億元,年均科研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4%以上,2022年科研投入率為近三年來最高科技投入使上海電氣收獲了創新成果。近年來,上海電氣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式創新并重,聚焦研發漂浮式海上風機、先進核電裝備、新型儲能系統、工業燃機、高端工業基礎件等一批“硬核科技”。上海電氣為船舶、大飛機、新能源汽車等各行業用戶提供了更加韌性、更加安全、更加可靠的能源及工業解決方案,有力保障了產業鏈、供應鏈安全。
綠色低碳轉型是“雙碳”目標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,能源與工業領域則是我國降碳的“主戰場”。對此,上海電氣打通源端“能源”與荷端“工業”之間的政策壁壘,探索出了協同“降碳”的有效模式。在能源裝備領域,在持續優化傳統能源裝備、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的同時,上海電氣通過兩者的有機組合鍛造“新優勢”,培育“新市場”。例如,通過對廣東陽西電廠兩臺600MW火電機組項目加增調頻儲能,在實現電廠調頻容量大幅提升的同時,為新能源大規模并網提供了“緩沖器”。依托業務鏈條遍布“源網荷儲”各環節的天然優勢,上海電氣正致力于打造“立體式”零碳產業園區整體解決方案:從綠色工業廠房設計建造到分布式新能源供給,從綠色智能制造產線到工業驅動能效提升,從智慧樓宇低碳運營到軌道交通低碳出行,從余熱利用海水淡化再到“固氣水”協同治理。
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,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領域,數字化的廣泛運用將為制造業等行業提效升級插上騰飛的翅膀?!皵抵腔蹦芰φ巧虾k姎獾暮诵母偁幜χ?。上海電氣正在開展多層次、多場景的智能制造實踐,創建“數字孿生+”“人工智能+”“大數據+”等智能場景,建設智能車間、智能工廠,打造數據互聯互通、信息可信交互、生產深度協同、資源柔性配置的智慧供應鏈。通過這些舉措,上海電氣的智能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,已有6家制造工廠成功入選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廠。
展望未來,相信上海電氣將始終著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,堅定不移走好中國制造高端綠色智能發展之路,為我國能源裝備發展展現出類拔萃的“電氣方案”。